• 霜降·童味·幼儿园里的秋日小浪漫

    时间:2025/10/23 10:21:34  来源:   作者:   

    当秋风吹散最后一丝燥热,当晨霜悄悄染白草木,二十四节气中的“霜降”便带着满满的诗意,走进了幼儿园的每个角落。从甜甜的柿子到指尖的创意,从节气故事到科学探索,孩子们用最童真的方式,与这个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撞了个满怀。

    小班萌娃:舌尖与指尖的霜降初体验

    小一班:一口甜柿,“柿”事如意

    “咕噜噜——”秋风吹过,树上的柿子像一盏盏点亮的小灯笼,挤挤挨挨地喊着:“快来尝尝呀!”小一班的宝贝们伸出小手,接过这颗胖乎乎的“橘色小太阳”。摸一摸滑溜溜,闻一闻香甜甜,在老师的帮助下剥开外皮,亮晶晶的果肉像蜜糖般诱人。“啊呜”一大口,软软的果肉、甜甜的果汁在嘴里跳舞,把秋天的滋味,变成了藏在舌尖的幸福。吃了这口甜柿,愿宝贝们每一天都甜甜蜜蜜,“柿”柿如意!

    小二班:手作陈皮,留住秋香

    霜降至,小二班的教室里飘起了淡淡的橘皮香。宝贝们洗净小手,化身“小小厨师”,小心翼翼地拿起金黄的橘子,在老师的引导下轻轻剥皮——有的把橘皮撕成小花瓣,有的叠成迷你“汉堡包”,认真的模样可爱极了。老师轻声告诉大家:“晒干的橘皮会变身‘陈皮’哦!”阳光透过窗户,洒在孩子们沾满果香的笑脸上,也晒着一张张带着温度的橘皮。这不仅是一次手作,更是宝贝们对“霜降”最生动的感知,原来节气的美好,就藏在指尖与鼻尖的相遇里。

    中班宝贝:把秋天的浪漫,藏进创意里

    中一班:落叶添“霜”,画出秋韵

    作为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,霜降标志着天气转寒、初霜始现。中一班的小朋友们,用一场特别的落叶画,留住这份诗意。他们将收集来的落叶轻轻固定在卡纸,沿叶脉涂上白乳胶,再均匀撒上盐粒。待多余盐粒倒去,叶片上的盐粒宛如晨霜,在光下晶莹闪亮,一幅带着凉意又满是童趣的霜降树叶画,就这样诞生了。

    中二班:树叶风铃,摇响秋声

    捡一片霜染的落叶,涂一抹绚烂的色彩,再用麻绳轻轻串联——中二班的宝贝们正忙着制作专属树叶风铃。彩笔涂鸦出天马行空的想象,麻绳缠绕间藏着认真的小模样,搭配飘逸的彩绳,一个个灵动的风铃就此成型。风一吹,叶片轻摇,秋意满室,既留住了秋日的浪漫,也让孩子们在动手间,触摸到节气里的美好。

    中三班:黏土柿子,传递节韵

    “霜降柿子红,巧手传节韵”,中三班的活动里,满是秋天的甜意。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,了解霜降吃柿子的习俗与节气文化,再拿起超轻粘土,揉一揉、捏一捏,一个个红彤彤、圆滚滚的“小柿子”便在掌心诞生。指尖的创意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,更让传统文化的种子,在孩子们心中悄悄发芽。

    大班哥哥姐姐:解锁节气里的创意与探索

    大一班:彩泥柿子,藏起秋甜

    秋深霜降至,大一班的宝贝们用彩泥解锁霜降趣味。橙红的彩泥在小手里揉圆、捏实,再点上一抹嫩绿做果蒂,一个个鲜活的“柿子”仿佛刚从树上摘下,带着满满的秋意。在指尖的忙碌中,孩子们触摸着霜降的节气韵律,感受着秋天的甜蜜馈赠,把自然的美好,悄悄藏进了这一个个小小的彩泥柿子里。

    大二班:黏土压花,收藏秋天

    大二班的孩子们,成了最用心的“秋日收藏家”。他们捡来坠落的秋叶、干枯的小花,再揉一块柔软的黏土,轻轻将这些“霜降信物”压进黏土中。指尖流转间,季节更迭的魔法悄然显现,一件件独一无二的“秋日浮雕”就此诞生。原来,凉凉的秋天,也能变成可以触摸的温暖艺术品。

    大三班:科学实验,揭“霜”的形成

    “霜是怎么来的?”大三班的孩子们化身“小小魔法师”,用一场有趣的科学实验寻找答案。他们小心翼翼地往不锈钢杯里放进冰块,撒上一小勺盐,再轻轻旋转杯子。不一会儿,惊喜的欢呼声响起:“杯子外面结霜啦!”通过亲手操作,孩子们不仅清晰观察到“霜”的形成,还初步感知了盐与冰相遇的吸热现象。在趣味探索中,传统文化与科学知识碰撞出奇妙的火花。

    从舌尖的甜到指尖的巧,从故事里的节气到实验中的探索,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,读懂了霜降,留住了秋天。这份藏在幼儿园里的节气记忆,终将成为他们成长中,关于自然与美好的温暖注脚。


    点击下载文件: